原谅他人,排除内心的压抑
莎士比亚忠告人们:“不要因为你的敌人而燃起一把怒火,结果却烧伤自己。”懂得原谅别人的人,才会善待自己。一直纠结于别人的过错之中,
对自己折磨,表面看是紧抓着别人的过错不放,其实是在束缚自己。
如果总是牢记别人犯的错和对自己造成的伤害,就等于给自己前行的路上
增添了负担。这样,我们前进的速度也就越来越慢,就很难到达自己的目的地
了。过错与过错也是有差别的,有的过错是可以原谅的,有的过错是不可原谅
的。对别人偶尔犯下的过错,只要他承担了自己应负的责任,我们理当予以原
谅。原谅,也是一种自我解脱。
原谅他人,是一种智慧,是一种健康的心态,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。宽容的
怀,谅解他人的行为,有助于提升个人形象和影响力,提升自己的发展空间。
曼德拉一位反对种族隔离的伟大战士,诺贝尔和平奖得主,他为实现
黑人与白人的平等作出了卓越的贡献。
1962年8月,曼德拉被南非政府抓捕,并被指控犯有危害南非政府的罪行。
统治者将他关在荒凉的大西洋群岛中的罗本岛上长达二十七年。尽管当时的曼
德拉年届高龄,但是统治者并未给他什么优待,而是下令要像对待其他的年轻
每天早晨,曼德拉和其他犯人一样来到采石场,用尖镐和铁锹挖掘石灰
石。除了采石灰石之外,他还必须将采石场的大石块敲碎成可用的石材。曼德
拉是要犯,所以政府特别派了三位看守人对他严加监管。他们也遵从着统治者
的命令,总是寻找各种理由虐待曼德拉。
1990年2月11日,南非当局在国内外舆论的压力下,宣布无条件释放曼德
拉。1994年5月,曼德拉成为南非的第一位黑人总统。在总统的就职典礼上,曼
德拉起身致辞,欢迎各位来宾,并介绍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,为能接待这些
政要感到荣幸,但最让他高兴的,是当年在罗本岛负责监视他的三名狱方人员
也来到了现场。
曼德拉邀请他们站起身,一一介绍给大家。曼德拉博大的胸襟和宽宏的精
神,让那些残酷虐待他的人无地自容,也让所有到场的人肃然起敬。看着年迈
的曼德拉缓缓站起身,恭敬地向三个曾关押他的看守致敬,所有在场的来宾,
以及全球在看电视转播的观众都安静了下来。
曼德拉解释,自己年轻时脾气非常暴躁,待人接物缺沉稳,正是监狱的
那段岁月,让他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,不断成长,处世更加圆融。他说,感恩
与宽容经常是源自于痛苦与磨难的感同身受。“当我走出监狱,一步步迈向通
往自由的大门]时,我就下定决心,要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。因为如果不这么
做,我就如同困在监狱中。”
将别人的过错放在心中,一味地仇视别人,不但会给他人的生活带来痛
苦,也会使自己受困于心灵的枷锁,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。不如学学曼德拉的
精神,用宽容的心去原谅他人,成全自己,给自己一个自我反省的机会。唯有
原谅才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,更加和谐。消除彼此的过错误会,也会让
自己心情愉悦
1.认识到人无完人
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,都有自己的小缺点,我们应该接受那些不完美,像
对待自己一样容纳别人的缺点。在人际交往中,要认识到“人无完人”,既要
求自己不断进步,也允许别人偶尔过错,原谅他人的无心之失。
2得理让人
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,我们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和别人发生矛盾,有时是为了利益,有时是为了面子,非要争得你死我活。有这种倾向的人,一旦自
己在理上占上风,更是得理不饶人。时刻谨记“得饶人处且饶人”的道理,适
时放对方一马,既体现了自己的良好修养,也保住了对方面子。
对别人的过错,我们很容易产生憎恨情绪。一方面,人在憎恨别人时,自
己也沉浸在不好的情绪中,失去了往日那轻松的心境和欢快的情绪,从而心理
失衡;另一方面,在憎恨别人时,只会看到这个人的缺点,言语上贬低别人
行动上也不友好,也就失去了人际关系的和谐。
这样一来,负面情绪也就越积累越多,人也变得越来越消极,而且承受
能力越来越差,社会支持则不断减少,以致情绪一落千丈,对自己没有任何好
处。在遭到别人伤害,心里憎恨别人时,不妨作一次换位思考,化解心中的怨
气,就能以包容的态度谅解别人的过错或消除相互之间的误会,化解矛盾,使
关系更融洽,自己就能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。这样,包容的是别人,受益的却
灵驿站
为了让生活更加快乐,我们应该学会原谅,不管实施起来多么艰难,也要
学会放宽心胸。不要让心里的阴影无限放大,对我们产生严重的伤害。原谅他
人,也是解脱自己,放下心灵的包袱,轻装上路,继续接下来的人生路。
页:
[1]